一直對NGO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非政府組織) 很感興趣

透過禇士瑩的一本書 55個刺激提問

(把好事做對,思辨後生命價值問答,國際NGO的現場實戰)

更了解了NGO

也對於捐款和當志工這兩件事都有了新的領悟

 

書裡提到"並不是捐款,當志工就是好人"

這其實我之前就有同感

只是看完書,加上北美館/北市圖/行天宮及阿嬤家的志工經驗後

有了更深的感觸

 

關於世界展望會認養童的捐款,我將持續下去

至於四年多來所陸續從事的志工工作,是該做個取捨了

 

在沒跨入志工領域前我曾經跟許多人一樣對志工有錯誤的幻想

“當志工的都是熱情付出的好人”

 

開始在北美館服務後

見識到算計什麼時間去打卡拿班表

可以在人太多時拿到休息時間較多的班表

或是仗著自己年紀較長就要求休息時間較多或是較輕鬆的崗位

亦或是值勤不是重點,重點是休息時間聊天吃東西

吃也就算了,也不顧慮還有其他夥伴還沒享用,把東西掃空

最扯的是還有人把家裡過期沒人吃的東西拿來

 

值勤時,鞋子脫了、很舒適的坐在崗位上

觀眾講行動電話或吃東西,都不上前制止,因為怕被觀眾兇

 

聽說別時段的中隊還有人在崗位上練太極拳、打瞌睡的

 

志工都是熱情付出的好人的幻想完全破減

自我安慰,每個團體就都會有一些老鼠屎

大多數志工還是熱情付出的好人來著,別同流合污就好

 

近一年來原本就對北美館的展愈來愈失望而感到倦勤

休館後歸隊機率大概是 80%,看完這本書,立馬降到 50%

 

在 AMA museum 服務之後,我的感觸更深,降到只剩 10%

若不是捨不得隊上幾位好夥伴,根本連微薄的 10%都不剩

也開始懷疑會在行天宮服務多久?

 

雖然北美館只是我當志工的第二志願

但當初錄取時我著實開心了許久

每週準時出現值勤,除了出國旅行以外,都不休假

一直以為這會是我的第一份,也是持續最久的志工工作

沒想到跟我的第一份,而且堅持了 21年的正職工作一樣

還沒跑到終點就決定轉身離去

 

首先是這一年多來的展覽實在是令我愈來愈失望

再也沒辦法在值勤時有被藝術品包圍的幸福感受

一開始我曾以為自己是藝術的門外漢,才會感受不到

漸漸的,愈來愈多誠實的觀眾

跟我反應實在是看不懂作品到底想表逹什麼?

是不是他們程度不夠才會看不懂?

這時我會如同遇到知音一般的回答”其實我也看不懂”,哈哈

 

上週在阿嬤家值勤時有位年輕觀眾問起我為什麼選擇阿嬤家當志工?

因此聊到北美館,她說她曾經也常常去北美館

但已經一兩年沒去過了

理由是她經常在 FB看到很多朋友去北美館拍照打卡

她看著照片中的展品,彷彿就是為了讓大家可以拍下美美的照片而存在

 

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

一年多來每次值勤都不斷看到許許多多的年輕人

忙著擺出各種 pose不斷的拍照,彷彿在拍寫真集一般

拍完連看展品一眼都懶

就又移動到下一個拍起來效果會很好的展品前

原來他們在乎的只是拍照的效果,然後上傳打卡

 

休館前最後一檔展覽

入口大廳擺了好多台桌上足球,許多人攜家帶眷來玩

大人小孩玩的超開心,愈玩愈嗨,此起彼落的笑鬧聲

 

這裡不是美術館,而是遊樂場吧!

 

我想不通這樣的展品到底想傳逹什麼樣的藝術?

我心目中的美術館不應該是拍照打卡與像遊樂場的地方

可能我老了,我比較適合老式的美術館.

 

北美館所謂的創新,真的吸引了許多年輕族群

拍照打卡的人來了,原本愛來的人變少了

這真的是背負著教育使命的北美館所要的結果嗎?

 

四年半來每週六的值勤,吸引最多不同年齡層人潮的

當屬 2014 年的雙年展及 2016 年的走進海澤維克工作室

值勤時都人潮不斷,男女老少都有

充滿魅力的展品無需拍照打卡

自然會口口相傳,吸引一群又一群的觀眾前來

 

時代雖然變了

但國外的美術館仍然是美術館,博物館仍然是博物館

我還是跟以前一樣,趁著旅行之便,順道參觀就好

 

門外漢我的淺見

因為走向不同,所以台北市同時有北美館和當代藝術館的存在

這也是當初我沒有選擇離家超近的當代藝術當志工

而是走了更多的路去北美館服務呀

 

展覽要前衞,卻要志工穿白上衣深色下半身

這種古板思維真令人想不通

 

就算真的要這樣規定,請直接做全身制服,不是更整齊劃一?

 

也不用把治裝的費用轉嫁到志工身上

 

不是每個人家裡都有白上衣好嗎?

 

原本冬天的西裝外套,夏天的西裝質料背心已經很有型了啦

 

每年的教育訓練也只是為了符合規範而為,了無新意

像去年的課程:如何提升服務品質

老師很不敬業的遲到五分鐘也就算了

整整兩小時只是不斷的提出一個又一個奧客的範例

但都沒有引導我們思考遇到類似狀況時要如何應對

奧客範例不用他來講,網路上隨便搜尋就有一大堆

 

官僚的單位請來沒有用的講師,辦課程也只是應付志工辦法

我們也是很無奈的為了符合志工守則而浪費了兩個小時呆坐在那兒

 

值勤崗位的工作日誌常常寫了都是白寫,根本沒人在看

 

曾經連續三個禮拜寫了負責展區的標示是錯的

 

週一明明休館,播映時間卻寫成週一至週日

 

一直到展期結束,都沒有更正

 

 

反觀阿嬤家,館員除了值班後會詢問

還會每月彙整,附上回應,寄給所有志工

 

讓大家互相學習,更了解阿嬤家

 

服務品質自然到位

 

 

我想要把好事做對,把對的事做好

比起官僚的政府組織(北美館)

我更想幫的是認真做事的非政府組織(阿嬤家)

原本只是補北美館休館的空缺而去

短短幾個月就被謙卑又充滿愛的淑華館長感動

想要好好發揮自己小小的力量,把阿嬤家的精神傳逹給更多人

 

北美館沒有我的幫助也能好好的

畢竟連原本沒把基本工作做好、態度不佳

準備趁暫時休館時要淘汰的志工

都可以去找有權人士關說,或是打 1999市民專線客訴

北美館就收回成命,全員回歸,不淘汰了

 

很難理解這種小事也要關說?

那幾位志工好閒,有權人士也好閒,主事的北美館也好沒擔當

明明志工守則裡是有規範的

當志工沒有遵守規範時是可以解除志工職務的

北美館明明完全站的住腳,被關說/客訴後

卻不敢執行,彷彿有錯的是北美館

 

這要讓人如何相信口口聲聲說在展品不斷創新之後

第一線服務的志工們也要轉型,提供更好的服務

我想,經過這樣的事之後,那些人只會更為所欲為

服務只會更差,不會更好

北美館就等著收到觀眾更多的客訴吧

 

每次的客訴信,北美館都會透過志工大隊轉寄給我們

讓我們不要犯同樣的錯誤

每次看了都只想搖頭,因為客訴的內容都很令人匪夷所思

這些人到底有沒有搞清楚自己份內的工作?

這麼想做志工,卻又不把工作做好,真的很難理解

 

如同當年一直以為會在那家公司做滿 25年退休

在北美館一開始的那兩年我也一直以為自己會一直做到老

沒想到我又跑不到終點了,這真的非我所願

北美館的官僚真的讓人很失望

 

原本我覺得北美館不像其他公家單位

但待了四年半之後,,發現公家單位就是公家單位

我再也不想在任何公家單位當志工了

雖然我們是不拿錢來志願服務,但請別把我們當免費勞工

那感覺很差

 

以上種種,把最後想回去北美館的那 10% 都給消失殆盡了

 

順帶想起,當初進北美館的志工培訓課程裡

有位 X老師講了一段話讓人很不以為然

他說北美館跟其他志工單位不一樣,沒有提供便當

想要來這裡吃便當的,現在就可以離開了

這裡不只沒有便當吃,還要捐款

當他說到這兒,真的有些人站起來走了

 

我沒有想過要吃便當,但捐款我完全不能理解

北美館拿著市府的補助,還有收門票

志工無償服務,不知幫館方省了多少人力費用

 

進了北美館後才知道每個樓層的整個展場幾乎都是志工在服務

若整個展場都有展同時進行時,一個時段至少有 32位志工在服務

以最便宜的打工時薪來計算

一天八小時,相信大家計算機一按就知道

還大言不慚要我們捐款??這太超過了!

世界上有太多需要我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單位

但絕不會是北美館

 

下課後和朋友聊起,朋友安慰我

反正捐款不可能是強制的,不認同捐款目的,不要理他就好

沒必要為了這個不去當志工

 

台灣這些運用志工的單位

真的應該好好去觀摩西方國家是怎樣運用志工的

 

想當志工的人也應該好好思考為什麼要當志工?

我真的很受不了在志工團體聽到有人說

“我願意來當志工,他們就要偷笑了”

這樣完全誤解當志工的意義,真的很要不得

 

不管是領薪水的工作,或是不領薪水的志工

既然想做,就要認真做,不然就不要做

唉~我這想法又要被說我很兇、太嚴厲。哈哈~

 

回到一開始提的書,書中提到

不拿錢的未必就是好人,真的想做的話,不管怎樣都會做到好啦

真是再同意也沒有了

 

運用志工的單位或是想當志工的人都應該好好讀這本書

 

書上其實都沒有給標準答案

 

因為世界上很多事情原本就沒有標準答案

 

他是以各個角度、各個不同立場來分析

 

讓大家自己思考

 

最後希望 AMA museum 這個 NGO 團體能始終如一

不要摧毀我想回饋社會的心

不然我再也沒有勇氣去任何地方當志工了

 

往事只能回味

【樂活二三事】志工生涯起跑,第一站@北美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ancySnoopy 的頭像
    NancySnoopy

    愛旅行愛Snoopy的南西

    NancySnoop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